查看原文
其他

天下房产之碧桂园的拐点!

地产三哥 财智堂中堂
2024-08-26


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们

本文字数:2982 字

阅读时间:6 分钟


本文属地产三哥原创作品,欢迎转发但转载需联系授权,谢谢配合!

过去四年,碧桂园迎来了硕果累累的秋天。

重仓三四五线城市甚至县城,赶上去库存和棚改货币化安置的红利期,年均复合增长超过59%。

春华秋实,丰收的成果,收割的妥妥的。碧桂园也以其快速稳健成为房地产企业的龙头、标杆。

秋天过去,冬天就要来临。

秋风萧瑟天气凉,草木摇落露为霜。

7月底的中央的一场会议、央行的一场电话会议,已经决定了房地产业的这个冬天必将寒冷而漫长。

轻霜杀百草,今年以来,300家小房企已经被调控和市场灭了。

成功属于过去,三哥不想来捧场,我们从另外一个角度解读一下调控大环境变化之下的碧桂园。

01

月满则亏,碧桂园的拐点已到


萧瑟的北风带来阵阵寒意:销售下降、销售单价下降

相比于2015-2018年的高增长,应该是拐点到了,碧桂园基数大,无可厚非。
但是,公司的拿地力度不减。
在已经重仓三四五线的情况下:碧桂园2018年末的土地储备权益面积超过2.4亿平米,土地储备楼面价2740元/平米左右。除掉已经预售的0.6亿平米,至少还能干3-4年。
今年1-7月份,碧桂园总计花费1687亿元,拿了5008万平米的土地,全国第一,楼面单价3368元/平米。
数据后面的疑问就是:无论是大环境还是企业自身,明显的拐点已到,为什么拿地力度还这么大?思来想去,大概存在下面三个可能:
第一,不能拂老板意思,践行杨主席关于“看好三四五线城市”的判断;
第二,公司有余力搏一波行情,别人恐惧我贪婪;
第三,除了住宅地产开发,也没什么能干的了。
“三四五线城市”是不是会一如既往的好,碧桂园的余力还有多少,我们尝试分别来看一下。


02

碧桂园的双刃剑:长处也是隐忧


辩证唯物主义告诉我们,优势和劣势在一定条件是可以相互转化的。

周瑜火烧赤壁,是因为曹操铁索连船,然后冬天竟然刮起了东南风;陆逊火烧连营,是因为天气炎热,刘备在树林茂密处扎营。

这说明规模的优势可能成为劣势。

国民党精锐74师以全德式机械化优势追击华野的小米加步枪,孰料落入粟裕将军的伏击圈,这是速度的优势成为劣势。

也许我是危言耸听,只不过想再次重申孙子兵法中的观点:“智者杂于利害”:要辩证的看待优势和劣势。

再来看碧桂园,“行稳致远”的背后优势至少是两点:

1. 开发速度快:

碧桂园有个456快速去化原则:从拿地到开盘4个月,5个月现金流回正,6个月回流资金支持其他项目。足够快的销售支撑碧桂园的扩张。2018年权益销售回款率达到91%。

2. 拿地价格低:

2018年末,平均的土地成本低于人民币2740元/平米,2018年拿地楼面价为2203元/平方米。

2013年以来,新增土储按照面积来划分约81.5%分布在三四线,按照金额口径则有62%分布在三四线,在布局的三四线城市中,公司也注重对核心城市周边卫星城的布局。

这两个就像自行车的两个轮子一样,在组织架构配备合适的情况下,越快越稳。

但是,这两个优势在今年无疑都削弱了。

首先棚改的力度减弱了:棚改货币化走势决定三四线走势,三四线走势决定全国走势。

2016-2017年,在棚改的货币化安置的大潮下,三四五线城市的销售芝麻开花节节高,棚改的货币化安置至少拉动20%的房地产销售。碧桂园和“小碧桂园”们都能依托于重仓三四五线和快周转,吃得开。

今年,全国棚改的施工量腰斩,按照泽平宏观的观点,今年三四线的房产销售萎缩6.9%左右,碧桂园1-7月份销售的确萎缩了少许,这是一个趋势,而且从调控力度来看,这个趋势会常态化。

其次,碧桂园的拿地情况:今年拿地的价格相对去年高了,但横比还是低:
相对于2018年的楼面价2200元/平米的拿地楼面价,今年的楼面价格增加不少,可以理解为,公司在主动的进行布局的调整,力图将主战场的位置升级。
在这背后也许有这么一个逻辑,棚改趋弱,三四五线的房价支撑力度一定是最小的,销售难度也一定是最大的,所以碧桂园必须要转移战场。
在前四年的三四五线的赛道上,好风凭借力,这样的日子肯定是一去不复返了。已经重仓三四五线情况下,再向能极高的城市转移,对碧桂园来说,这是一场不愿意放弃速度和规模的接力赛。
骑自行车,越快越稳。要是慢了呢?就考验车技了。
我仿佛能感觉出来决策者定位的摇摆,无论是战略的不清晰还是路径依赖,这都不是一件好事情,也许我只是杞人忧天。


03

碧桂园的真实杠杆


其实碧桂园的杠杆倍数并不低,借的钱也不少,TOP10中拿掉国企,仅次于恒大,高于融创。

(净杠杆倍数=总资产/归属于上市股东的权益)
恒大去年的平均融资利率是8.18%,融创是6.81%。碧桂园是6.11%。
为什么碧桂园利率低,这是和债务结构有关系的。
房地产公司资金来源靠什么:
有息借款,来自金融机构;
合同预售,来自购房者;
其他应付款:主要来自供应商,也有合营、联营单位的款项。
细心的话,会发现碧桂园的有息借款并不多,它主要依靠的是合同预售款和第三方的应付款。
这是它和融创、恒大的区别:融创借款比例大;恒大借款比例更大,销售回款更弱。
碧桂园有5628亿元的合同负债,这说明销售强、回款强。
如果大形势持续发生变化,即便销售回款比例降下来,碧桂园的有息借款还有攀升的空间。
但是从杠杆倍数来看,再增加杠杆的腾挪空间不大了,更多的可能是三者之间的互补。
销售进入拐点的碧桂园,如果不牺牲规模:
未来合同负债比例的降低是必然的;
未来有息负债比例的上升是必然的;
综合融资利率随之上升也是必然的。
这个过半年、一年再来验证。


04

“匠气”碧桂园


前几年有个说法,碧桂园到了一个四五线城市或者县城,区域房价立马涨两千。这后面有大环境的原因,也说明有品牌的溢价效应,那是一只漂亮的的凤凰。

集中于住宅地产、重仓三四五线城市、销售速度是碧桂园前四年的致胜之道。
当政策和市场都决定了三四五线城市这一效应已经递减衰弱,甚至房子都卖不动了,甚至连降价也不给降价的时候,碧桂园也就失去了它最重要的优势。
体量巨大、业务稍嫌单一的碧桂园肯定能活下去,只不过怎么才能活的更好,这是留给杨主席的难题。
此时,肯定是想转移战场的:
楼面价从2740元/平米到3368元/平米,从“三四五线”向“二三四五线”转移,这力度是不是小了点?
往机器人和农业转,这跨度是不是有点大?这是两个不惟资金和速度的行业。
画画的人,画的很熟练后会出现两个极端,一个是画家,一个是画匠。画匠和画家的区别是灵气,灵气来自于整体的艺术追求。
新建寺庙的时候有很多画匠作画,我问过在浙江一个小寺庙里面施工的画匠师傅,他们300块钱一天,画完一个小寺庙也就10天,转战下一个寺庙。
画匠作画描金的速度很快。五彩斑斓,煞是鲜艳。
前几年各地寺庙道观建设高峰,他们也能挣不少钱。这两年,新建的寺庙少了,收入也就差了。
有时候我觉得,低成本与高周转的碧桂园继续大步走在“画匠”的路上。
这无关褒贬,无关成败。
或许这就是成功,不是有些房企以“小碧桂园”自居吗?
无论如何,在市场弱化、政策收紧、调控常态化的情况下,碧桂园传统的优势打法:低地价、快销售的打法肯定要面临一些改变。
而至少到目前为止,碧桂园的这种改变还没有让投资者看到,相比同行,不高的市盈率就是个证明。
大概只是,那只鲜艳的凤凰标志让我对它期望过高了吧。


 近期精彩


阳光城:拿地力度强劲,是误判还是正解?



有价无市,炒房炒成房东的时代开始了!

用公式告诉您在哪座城市买房

万达柳暗花明,恒大独攀华山

泰禾的问题:老瓶子和新酒


1.文章欢迎转发,转载请先获得授权(联系人微信ID:yansu1004);

2.《地产三哥》粉丝群正式建立,进群即可获得粉丝专属资讯分享及红包福利,进群请加管理员哥大微信 👉 ;

3.欢迎咨询、投稿及商务合作。

财智堂中堂 

最新地产资讯分享 

最权威地产资讯解读 

点一下你也在看吧

修改于
继续滑动看下一个
财智堂中堂
向上滑动看下一个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